手机版 | English
微信关注
资讯内容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云南大学主办“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中伊出版文化论坛
  云南大学主办“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中伊出版文化论坛

 发布时间:2019/5/9      阅读次数:3703 【字号:

  4月25日,作为第32届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之一,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支持下,云南大学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办了 “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中伊出版文化论坛”。

  伊朗伊斯兰文化和传播亚太文化关系组织负责人齐亚尼、中国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亚明、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陈亚明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举办此次论坛对于进一步促进中伊两国出版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回顾了两国在出版领域开展的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希望两国出版界能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建立更完善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在理念、经验和技术等方面相互学习借鉴,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出有益的探索。

  齐亚尼在致辞中说,伊中之间的文化历史交流源远流长,两国各领域的交流正逐步扩大。希望以这一论坛为契机,有关各方加深对两国出版行业的讨论与研究,推动双方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

  伊朗人文学科教材研究与编写组织国际部主任鲁嘎尼、伊朗德黑兰大学国际部主任埃斯坎德里、伊朗自由大学教授胡赛尼,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穆宏燕、云南大学教授姚继德、宁夏大学教授王锋等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就中国、伊朗两国的出版行业文化交流与发展展开热烈讨论。

  葛剑雄以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量元代青花瓷器具为例,指出中伊两国在历史上的交流交往活动十分热络。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发展要落实到各方的共同利益上去,这样互相之间的合作才能行稳致远。

  胡赛尼引用中国的俗语“海纳百川”来强调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伊出版业要积极学习对方的发展经验,推动各自事业的发展,为增进两国民众的互相理解贡献力量。

  姚继德简要介绍了“中国伊朗学”的发展情况,特别指出中国在伊朗政治研究、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等方面良好的发展态势。

  赵海云作总结致辞。他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云南大学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所做的精心准备给予充分肯定。

  云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施海涛主持论坛。

隐私保护 / 网络声明 / 版权保护   
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2028©Copy Rights版权所有
网址:www.ynup.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英华园内·邮编:650091
滇ICP备20000906号-1